作壁上观

 前言

 

本次展览的参展艺术家集中了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应届、往届研究生,他们在当代画坛极具代表性,一方面,他们在学术上代表着国内最权威院校的学术发展轨迹,另一方面,他们生活在同一社会语境下,是一批处于时代交替下的新生代艺术家。同样的学术背景和求学经历,带给了他们专注、严谨和秉承传统的学术理念。

 

“作壁上观”以不同于他们平时创作的呈现方式,阐述着他们在与社会的对话中,或摩擦、或对抗、或妥协、或呐喊的心理活动,是真实自我的生发。在艺术探索之路上,没有所谓的对与错,只有你是否敢于承担结果。

“匠人”的纯属技法他们早已具备,而与社会的不断“对话”,才是他们能否真的破壳而出的关键!以一颗微粒之躯与社会发 生着化学效应,产生粘连、抵抗或是寄生。这一过程,是他们作品的“血液”。人云亦云不是他们的风格,他们敢于发声,敢于碰撞,敢于提出问题,这是何等的勇气!

 

他们是年轻的,而艺术就应是年轻的,有着时代烙印、时代气息的。在与参展艺术家的接触中,我们逐渐从陌路校友成为朋友,继而成为合作伙伴,才使我今天有信心以一个“布道者”的身份向大家解读他们的作品。

 

与艺术家做朋友犹如“闻香识女人”,作品就是他们自己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气味,正如马尔克斯在《霍乱时的爱情》所说的:“爱情在散发着一种“苦杏仁”的味道,也是霍乱的味道”,而艺术家的味道是他们不断突破自己时自然而然生发出来的符号。刘一墨《生》系列作品,源于他的视觉心像,他在寻找的是视觉图像与内在心灵的契合,描述的是真实身体上的一种疼痛感,抑或皮肤受热、受凉的敏感直觉;于雨田《寂寞世界》讲述着唯有信仰可以让我们在这物欲横流的世界保有这最初的童真;赵天舜《梦境》是在用绘画链接未来,寻找一种生活中难以达到的平衡,贫瘠的永远不会是他的精神;张汉普的画在表现真实,反而生活的真实确是最难接近的;孟祥霞的作品里,水墨流动,笔韵通透,有着一种女性所独有的灵动的气质;王一成的作品探求个体与整体的共生关系,是在探求自我与社会的交合方式;朱宝元的作品通过绘画来解读社会与现实给他带来的一种“无力感”,细腻微妙的笔触让我们感受到他在不断地整理着自我;与以上作者略显不同,大飞作品的小品式调侃,展现出“愚”是一种智慧。

 

  我们一直在追寻着艺术,而恰恰是艺术帮我们找到了自己。

  要么现在,要么永远都不……-马尔克斯

 

中国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

798艺术区706北三街 100015

+86 10 59789601

©HONYO DESIGN 2016-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9072926号